摘要:澎湃新闻记者王韡既要做成“强省会”,又被要求中心城区要“瘦身健体”,湖南省会长沙下一步该如何发展?4月19日上午,湖南省委实施“强省会”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在长沙召开。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在会上强调,长沙作为省会城市,...
澎湃新闻记者 王韡
既要做成“强省会”,又被要求中心城区要“瘦身健体”,湖南省会长沙下一步该如何发展?
4月19日上午,湖南省委实施“强省会”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在长沙召开。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在会上强调,长沙作为省会城市,省会强是基本要求,省会强才能全省强;要坚定不移实施“强省会”战略,在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探新路、作表率。
同一天,湖南省政府门户网发布《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。该意见中提出要求持续增强长沙市的全省辐射力、区域引领力、全国竞争力、全球影响力,要创建国家中心城市。
而就在3月22日,湖南省政府印发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的《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》,提出要推动长沙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。
要“瘦身健体”的长沙,又该如何建设“强省会”?
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、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采访时表示:“长沙市在湖南省的首位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。但是,追求大而全和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,可能并非首选。这就意味着要追求高质量的城市扩张,不能大而空或大而虚,而应考虑怎么实现城市的全方位立体扩张。”
长沙被要求中心城区“瘦身健体”
3月22日,中部首个都市圈规划正式落地。
湖南省政府当天印发《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提出长沙市、株洲市、湘潭市是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的责任主体,要同向发力、明确分工、各司其职。
长株潭都市圈范围包括长沙市全域、株洲市中心城区及醴陵市、湘潭市中心城区及韶山市和湘潭县,面积1.89万平方公里,2021年常住人口1484万,经济总量1.79万亿元。
长株潭都市圈区域范围(图源: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网)
公开信息显示,早在1984年,湖南就提出了关于建立长株潭经济区的方案。1997年开始实施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,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“两型社会”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,2014年获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。经历几十年有效探索,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和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支撑,是湖南发展的核心增长极。
此次《规划》中,有一个提法引起多方关注。
《规划》第三章提出,进一步优化长株潭空间布局,强化长沙市龙头带动作用,发挥株洲市、湘潭市比较优势,共同构筑优势互补、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格局。其中,第一项即提出“推动长沙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”,具体包括:合理确定城市规模,科学划定城市边界,优化城市功能布局,强化长沙市中心城区空间管控,适当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。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、区域性专业市场、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,以及过度集中的省市医疗、教育、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。
澎湃新闻查询发现,类似“推动中心城区瘦身健体”的说法,已不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要求中出现。
2021年3月22日,江苏省政府和安徽省政府联合印发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的《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》,明确提出“合理控制南京中心城区开发强度、建设用地容积率,控制大型展览类设施、综合性医疗机构等布局”,“推动降低人口密度”。
2021年10月8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》,提出要防止城市“摊大饼”式无序扩张,推动沿黄特大城市瘦身健体、减量增效。该文件中提及的大城市包括西安、郑州、济南等。
2022年4月1日,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,介绍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的《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》时也提到,“西安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唯一特大型城市,长期以来城市功能过于集中,城市病难以消除,需要在都市圈更大范围进行全面统筹、科学布局,实现中心城市‘瘦身健体’,纾解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,提升核心竞争力,带动周边兄弟城市实现同城化融合发展。”
但相比同样纳入国家级都市圈规划的西安,“七普”数据显示,长沙人口与其还有着200万以上的落差;和南京相比,城区人口差距也有200多万。
为何长沙也领到了“瘦身健体”的任务?
近日,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、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告诉澎湃新闻:“‘瘦身’的要求在此时提出,比扩张后再提会更容易推进。否则,一口吃个胖子,再想减肥就很难了,付出的代价也会过大。与其重复其他城市的瘦身阵痛,不如下好先手棋。”
“瘦身健体”如何做强省会
“强省会”和“瘦身健体”的双重要求是否矛盾?
澎湃特约评论员朱昌俊在其《新城市志|长株潭都市圈率先“出圈”,长沙从虹吸走向辐射》一文中指出:“这一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对瘦身健体的误解。”
朱昌俊认为,一方面,瘦身健体指向的是中心城区;另一方面,瘦身不是限制发展,而是为了实现更好发展。“事实上,规划在要求长沙中心城区要适当降低开发强度,疏解一些功能、设施、资源的同时,还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心城区科技创新、高端制造、生活服务、对外交往等功能。换言之,就是通过‘腾笼换鸟’实现中心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它与打造一个更强的长沙,并不矛盾。”
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李琳教授回复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认为:“推动长沙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,主要是基于优化长沙中心城区功能、强化城市引领带动力之考量。”
长沙具体要怎么去做?
《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》在“推动长沙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”的条目中,明确要求长沙加强中心城区科技创新、高端制造、生活服务、对外交往等功能,提升湘江新区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品质和引领带动能力;加强古城古街等历史文化保护、传承和活化利用,切实提升城市形象;加快5G网络、长株潭大数据中心、北斗地基系统、车路协同系统、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信息设施建设,构建三市共享服务平台,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,实现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。
马亮解读该《规划》时表示:“由此可见,长沙中心城区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发展,凸显城市文化和打造城市形象。城市外围则以吸引更多人居住为主,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发展一般制造业以及批发、仓储、物流等配套产业。”
至于长沙怎样将人口引导至城市外围,他表示:“人随产业和公共服务走,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吸引人口聚集,而医疗、教育、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则会带动市民流动,这些是将人口引导至城市外围的主要手段。”
湖南省政府门户网转发微信公众号“湘伴”的一篇文章显示,4月19日,湖南省委常委、常务副省长李殿勋在湖南省委实施“强省会”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上,解读了《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。该意见明确,到2026年,长沙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,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,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人,经济首位度超过30%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万元。
推动强省会,长株潭都市圈是支撑
据公开数据,2017年,长沙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,达到1.05万亿元,成为中部第二个、中西部第四个GDP突破万亿大关的城市。到2021年,长沙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,跻身特大城市行列,当年GDP达到13270亿元,位居省会城市第6位,首位度达到28.8%,而排在前面的5个省会均为副省级城市。
作为过去几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,长沙的发展也给周边城市带来了压力。
湖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曾于2018年7月发布《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的梗阻点及对策》,提出长沙正处于“抢人”、“抢资金”、“抢项目”的集聚发展时期,不断吸引包括株洲、湘潭在内的周边地区的资源,三市之间的竞争关系大于合作关系。
《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》也指出,长株潭都市圈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,基础设施、生态环境、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,产业融合协同不足、城市间分工协作水平有待提升,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仍然面临较大挑战。
如今湖南再提“强省会”,并将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列在未来5年具体目标任务的首位,长沙对株洲、湘潭乃至全省的虹吸效应会不会大于辐射带动?
马亮教授也提出:“如何处理省会城市的首位度,是未来长株潭都市圈发展的关键挑战之一。”
他表示:“目前很多省份都在‘堆’省会城市,希望提升省会城市的全省首位度。但这样一来,可能造成省内的不均衡不充分发展,行政干预也会影响各类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。”
在微信公众号“湘伴”发布的上述文章中,湖南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童中贤认为,做强长沙大枢纽、大市场、大平台,长株潭都市圈是支撑;中心极核做大,承载力强了,高校毕业生等人才就不会“蛙跳式溢出”到沿海;省会优势产业重点突破,可以带来产业链配套,产生“溢出效应”,释放新动力,形成都市圈整体竞争力。
李琳教授也认为,《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》中提出的推动长沙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,对于促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、形成优势互补、协同共进发展格局产生多重益处:一是有利于形成以长沙为龙头牵引,株洲、湘潭关联配套的优势产业集群。比如工程机械产业集群、汽车产业集群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等;二是有利于长沙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比如医疗、教育、健康服务等溢出服务株洲、湘潭,提升长株潭都市圈公共服务共享水平;三是有利于长沙密集的科技资源与株洲、湘潭共享,科创要素合理流动。
《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》中亦明确提出,长株潭应通过厘清城市发展定位,促进产业差异化发展。其中,长沙以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为主导,建设“创新谷”;株洲市以轨道交通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汽车为主导,建设“动力谷”;湘潭市以智能装备、汽车及零部件、钢材精深加工为主导,建设“智造谷”。
正如湖南省委书记张庆伟在实施“强省会”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上所强调的,长株潭一体化是湖南历届省委、省政府一以贯之推进的重大战略,长株潭已成为湖南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;实施“强省会”战略、建设长株潭都市圈是一个整体联动的系统工程,要瞄准同城方向、用好协同方法、紧扣共享目的,全力推进长株潭都市圏建设,不断提升竞争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。
在目前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五个都市圈规划中,长株潭都市圈是唯一一个不以单独核心城市命名的都市圈。
马亮认为:“长株潭都市圈这样的多核城市群,可以发挥三个中心城市的各自优势并实现优势互补,减少单核发展带来的不均衡不充分发展问题,因此有利于推进该地区的共同富裕。”但是他也指出,人类社会普遍面临合作难题,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同样如此。长株潭都市圈的发展要探索形成三市联动的有效机制,将之制度化并推动建立共有文化,使规划的各项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效,引导城市相关职能部门减少本位主义,多一些城市群的共享精神,是特别重要的。“作为‘老大哥’的长沙市,要和其他两市平等合作,而不能‘倚大卖大’。在加强行政统筹协调的同时,多一些协商谈判,避免‘强扭的瓜不甜’。”
责任编辑:张沛瑶